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治”之说。问题1:乙癸同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甲癸同治、甲壬同治、乙壬同治,而要说乙癸同治?问题2:临床上有什么具体案例可以说明肝肾同源,乙癸同治?
wqli78 -老师 最佳答案! 2年前
问题1:
这个问题如果学完内经就好了。在教材《黄帝内经讲解》二章二节中的“经脉与四时五气相应”的章节中提到:
甲为阳木,乙为阴木,皆东方之干,内应肝胆,即年月日时无不皆然。”马莳也说:“五脏之气,必应天时。”由于五脏与六腑相连属,经脉气血相通,所以它与各自所主时令季节,气候都有密切的联系。余脏以此类推。
人体内在脏腑以五行划分,肝胆为木,心、小肠为火....等等。五行对应十天干,甲乙为木,甲木为阳木对应胆,乙木阴木对应肝;壬癸为水,壬水为阳水对应膀胱,癸水为阴水对应肾。所以这里乙癸同治就是指的肝肾同治,乙指肝,癸指肾。
问题2:
看看《温病条辨》下焦篇,风温部分第8条:
https://www.gmzyjc.com/read/wbtb/wbtb1gl03-0.1.0.0.0.html#2
只要是下焦温热伤阴见证,不论其病在肾,或病在肝,或肝肾同病,均可予以复脉汤。由于肝肾同属下焦,同司相火,滋肾之剂可以养肝,养肝之剂也可以滋肾,这就是原注所谓“盖少阴藏精,厥阴必待少阴精足而能生,二者均可主以复脉法,乙癸同源也”。注中的“乙”,是指肝,“癸”是指肾。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居下焦,同司相火,所以叫做“乙癸同源”。
临床肝肾阴虚形成的病挺常见的,有脉虚大,手足心热,严重的可形成中风。参看一下《内科学》的中风部分,里面的案例可以研究一下。
85金卓如 -老师 最佳答案! 2年前
这个问题是个大课题
乙癸,是十天干里的二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乙癸分列第二和第十位。从五行角度看,甲乙属木,壬癸属水。再从五脏角度,木气通肝,水气通肾。所以,乙癸同源,经常被写作“肝肾同源”。
因为十天干归五行,还自带阴阳属性。虽然甲乙属木,壬癸属水,但甲、壬是奇数为阳,乙癸偶数属阴。所以,所谓乙癸同源。
肝之阴为血,肝体血库的缘故;肾之阴为精,肾中藏精的道理。所以,乙癸同源表达的,其实是肝血与肾精同源。从生理角度看,精化血,血化精,二者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临床上血虚面色无华的患者在治疗上, 处方配伍在用补气血药的基础上往往会加上补肾药物。
1 回复 085级王心培 -老师 2年前
_乙癸同源:甲乙東方木(指的是肝),壬癸北方水,指的是肾。实际上是論肝肾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由於精与血,在生理上具有互相可以轉化的作用,
所以:可論之为:"精血同源"。那么:這亇"源",又是従何而來的呢?是由脾的功能傳輸而來的。論皆云:乙,癸同源,为甚么不云"甲,壬"同源呢?這是人们巳按照前䝨的習慣用法而巳。没有计么講究。
論及治療:該案当屬精血不足,立方当以"养肝益肾"为是。
1 回复 0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