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社区

为什么手足温是邪伤中焦,病系太阴的表现?

《伤寒论讲解》书206页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⑴。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⑵。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⑶。[98]

讲解〕本条论述表证兼里虚,误下之后,导致中虚饮停而类似少阳之证(小柴胡汤的禁忌证)。

(1)脉迟浮弱,……足温:脉浮弱、恶风寒是邪在表的反映,脉迟则是脏寒的表现;“手足温”则是邪伤中焦,病系太阴。此病属太阳表邪又有脾家虚寒之证

请问为什么手足温是邪伤中焦,病系太阴的表现?不是很理解。

请老师指点,谢谢。

雪冰 发布于 2023-03-15 16:38 · 编辑于 2023-03-19 15:32

2 个回答

写回答

多谢老师指点,所以这一条是通过排除法来推测出来的

雪冰 回答于 2023-03-16 14:05 · 编辑于 2023-03-16 14:05
李文强
2023-03-17 15:03

推导过程用语言描述比较难,录了个视频,你看看。有问题再说。

98条应参看187条和278条。

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我个人比较认同187条的解释:

脉浮而缓,本是表脉,然无发热,恶寒等外候,知邪不在三阳,又见手足自温,而非手足厥冷,知非寒邪直犯三阴。

伤寒为肌表受寒邪。如果邪从肌表入太阳经应有发热、恶寒、脉浮紧的表现。现在没有发热、恶寒,而且脉为浮缓,可知未入太阳。入阳明应该脉洪大,身热;入少阳应该脉弦,寒热往来;没有这些表现说明邪不在三阳。而邪入少阴、厥阴,多见手足厥冷。现在手足温,可知在太阴。

一般把“手足自温列为太阴病的一个典型症状。

李文强 回答于 2023-03-15 21:28 · 编辑于 2023-03-15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