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2叶天士治湿温案

    感外邪(湿毒),阻遏气机,遂湿郁化热而成湿热胶结之候。其湿与热之关系乃热由湿化,湿裹...邪,热在湿中。根据此特点,治宜湿热并解,以化湿为主,使湿去则热孤而湿热易于分解。方用黄芩清热燥湿,大腹皮、白蔻仁...中名为“黄芩滑石汤”,专治中焦湿温,证属湿热胶结难解者
  • 湿阻

    或湿邪入内日久蕴结,均可使湿从热化,形成湿热。不仅损及脾气,又可耗伤胃阴。湿热内蕴,阻遏中焦气机而成湿阻之证。 3.脾虚失运...困重,舌苔黄腻,尿涩不畅等一派湿热蕴结之征,故用分化湿热,疏导气机,温阳化浊之法而愈。 例四、薛立斋治...从阴者为寒湿,湿从热者为湿热湿热之辨,当辨表里。经曰:因于湿,首如裹。又曰:伤于
  • 暑温 伏暑

    苦寒药可以清热燥湿,辛可开,苦可降。凡湿热阻于中焦、如暑温、湿温等,吴氏均大量使用了...下焦证如自利、溺短等。本条与上条比较均属湿热合邪、三焦俱受。但上条热重湿轻,本条湿热并重。在证候方面,湿重则舌不黄而灰白滑腻...湿热两清的代表方剂。凡三焦俱受、湿热并重者,均可应用。由于湿邪阻塞气机,所以祛
  • 199-200条

    不得外越所致。今无伤津亡液之病史,故知为湿热互结之证。湿热胶结,则湿邪因受邪热的纠缠而不得下泄,因而...发黄。 〔临证意义〕 (1)湿热发黄之因,在于湿热交阻而不能泄越,故这里的“无汗、小便不利”既...证候,又说明病因、病机。“心中懊憹”是湿热蕴郁不能泄越的必然见证,又常是湿热发黄的前驱证候。故柯韵伯云:“无汗、小便不利
  • 三仁汤《温病条辨》

    宣淡渗,宣畅气机之品治疗,使三焦气机宣畅,湿热分消,而病可痊愈,尤其对湿重于热者,最为恰当...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共为辅佐药。诸药相合,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则诸证自解。 运用本方有三...秽浊者,可加佩兰、石菖蒲、豆卷以化浊辟秽,湿热并重者,可加黄芩、滑石、连翘以清热。 此方还可
  • 湿温附:肠伤寒

    运化,湿热蕴酿,可致成诸多变证:湿热之邪弥漫三焦,则寒热痞痛,呕逆泻泄;湿热结聚中脘,则胃脘胀满疼痛;湿热下注则小便不利;湿痰射肺则烦热喘咳;邪伏...四肢,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泄湿热,透发肌表。 方例:薏苡竹叶散。 (4)湿热并重,气机壅遏。 证候:潮热倦怠,肢体酸痛,胸脘...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湿热相搏,势必孤矣”。 薛生白:“湿热两分,其病自缓”。 吴鞠通:“从清热则湿不退;从祛
  • 257-262条

    发黄的证治。 (1)伤寒发汗已,……故也:湿热发黄,当无汗或仅头汗出,今汗后续发黄疸,则...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讲解〕本条论述湿热郁蒸三焦以致发黄的证治。 身黄,发热是湿热熏蒸的阳黄,阴黄必不见发热,其黄色如橘子...病有湿热内蕴,热重于湿,湿热郁遏三焦及湿热兼有表邪之不同,临证时应注意区别。 小结 第
  • 黄带

    健运,湿浊蕴遏,久而化热,湿与热合,遂成湿热下注。如《傅青主女科》云:“黄带为冲任湿热不得化,煎熬成汁,变而为黄。”或由湿毒秽浊之...脉数者多为湿毒。 (二)论证要点 黄带以湿热为主,临床应分内湿与外湿。如外感湿热、湿毒蕴结下焦而成者,多为外湿属实;若久病...此时可改为升阳益气,除湿止带法。 3.若湿热胶结,损伤阴部或湿热生虫、湿毒外侵出现阴部灼痛,应配合外洗药
  • 甘露消毒丹一名普济消毒丹。录自《温热经纬》

    讲解〕本方为治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热并重的主方。其病以身热倦怠肢楚,胸闷腹胀...清热解毒之效,使湿化热清,气机畅利,则湿热并重之证可除。 〔临证应用〕本方临床应用甚广...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
  • 湿热病篇

    湿热病篇 清•薛雪著,撰年不详。 本书专论湿热时病。不分卷,设四十六条,分论湿热诸证之治,每条之下均附有薛氏自己的注解...详论湿热病之性质、特点、感人途径、湿热主证、兼证的治则方药,并于最后详析湿热所致的痉、厥、疟、痢诸证的辨治。 薛氏十分重视...内伤主要是指足太阴脾及与其相表里的腑胃,“湿热病属阳明太阳者居多”,认为脾胃是湿热病病变的中心。在辨证上,薛氏首明湿热病的主证,“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苔白,口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