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了解
(current)
作业
(current)
榜单
(current)
搜索
(current)
搜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一、脉诊
1.5
中医药学概论
不通,惊则气血逆乱,故脉来躁动而厥厥如豆。 8、
涩脉
脉象:往来艰涩,迟滞不畅,如轻刀刮竹。 主病:涩...故脉来艰涩。气滞血瘀,脉道不利,故亦见
涩脉
。 9、洪脉(附大脉) 脉象: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四诊心法要诀
1.5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脉的至数。 形状如珠,滑溜不定。往来涩滞,
涩脉
可证。 弦细端直,且劲曰弦。紧比弦粗,劲左右弹
切诊
1.5
口诀浅释
11.形状如珠,滑溜不定。往来涩滞,
涩脉
可证。 弦细端直,且劲曰弦。紧比弦粗,劲左右弹...尺部多为下焦阳热证,见便下脓血(尺脉候肾)。
涩脉
主血虚精伤,津液亏少,或风寒湿所致的痹阻...伤津亡阳。也有因寒湿侵入营血所致的血痹见
涩脉
的。妇女见到
涩脉
不是巳经怀孕便是闭经。寸部
脉涩
为心血虚损、胸部疼痛,关部
脉涩
为脾胃虚弱,或两胁气滞胀满。尺部
脉涩
为精血两伤,或见肠结便秘、小便淋沥红赤。 【虚
第二节 辨证
1.5
临证程序
病人,因内有瘀血,出现月经闭阻,少腹胀痛,
脉涩
。其病状似血虚,察其脉呈涩而有力,并无其他
一、不重视脉诊
1.5
临证程序
迟脉,为寒;数脉,为热;滑脉,为痰为饮;
涩脉
,为血少气凝;虚脉,为劳倦;实脉,为邪实;洪脉,为...脉。以短为纲,短而摇动是动脉;短而滞涩是
涩脉
。 必须指出,医者不仅要分清脉在形象上的异同
(一)概论
1.5
黄帝内经讲解
脉。“坚”,指脉来坚硬不柔和。“涩”,指
涩脉
。脉大而坚,表示邪气盛实。“涩是气血阻滞的表现...以邪气有余也;其脉坚者,以邪气不散也;其
脉涩
者,以气血涩滞也;故为胀。”邪气盛实,气血涩滞
(二)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1.5
黄帝内经讲解
所以经常忧愁悲伤。心主血脉,心气不足,则血
脉涩
少,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因而倦怠而好
(二)证候
1.5
黄帝内经讲解
阻,不通则痛。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
脉涩
为心痛。”真心痛者,手足青至节,是寒瘀阻痹,胸
(十三)脉证逆从
1.5
黄帝内经讲解
涩”,指往来滞涩,如轻刀刮竹的
涩脉
。
涩脉
是气滞血少的反映,气滞血少,则
脉涩
不通,不通则痛。心主血脉,故
脉涩
不通,每易导致心痛,所以称“涩则心痛”。 形气有余
(一)概论
1.5
黄帝内经讲解
营卫之气虚弱或逆乱,都能致使皮肤腠理疏松,经
脉涩
滞,筋骨关节、五脏六腑失于温煦濡养,此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中医药学概论
本草备要讲解
方剂讲解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临证程序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