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医药学概论》69页下数第5行:原文:胃喜润恶燥 。胃为阳土,性喜湿润。邪气入胃,易从阳化热,灼伤胃阴,胃阴受损,则呈燥象,故有“胃喜润而恶燥”之说。临床上将食热互结,口渴欲饮,口舌干燥,大
教材《黄帝内经讲解》461页,第7行:原文:上消以多饮而渴不止为特点,以肺热津伤立论,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何梦瑶说:“上消者,大渴饮多,甚者舌亦赤裂。经谓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是也。二便如常,
心属火,为阳。但是心又叫阴火,小肠为阳火。那心到底是阳还是阴?
为原文:例如吴鞠通治肝郁挟外风致病一案,即属于邪客少阳,脏气先伤肝气乘虚内犯阳明的例子。案中云:“薛氏,四十岁,初因肝郁,继而内饮招外风为病。现在寒热如疟状,又有伏暑内发,新凉外加之象。六脉弦细而紧,
《黄帝内经讲解》374页第19行:原文
本文论述五实五虚的症状及预后。(1)“脉盛”,心主血脉,故脉盛为心气之实。“皮热”肺主皮毛,故皮热为肺气之实。“腹胀”,脾居中洲,腹胀是脾胃塞遏不通的表现。
肾为水脏,主气化,由于肾阴亏虚,常导致虚火上炎,而肾浊不降,故配伍泽泻淡渗入肾,宣泄肾浊,以泻助补,并且可以制约熟地的滋腻碍胃之弊;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治”之说。问题1:乙癸同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甲癸同治、甲壬同治、乙壬同治,而要说乙癸同治?问题2:临床上有什么具体案例可以说明肝肾
第1题: 网校所选7门课程已经是最( ) 最低的要求了。如果学员每天能拿出2-3个小时学习的话,大约 ( 2 )个月可以学完一门课程。
阳虚津伤怎么理解,怎么产生的呢?是指阳虚、津伤吗? 原文:利水渗湿药,易耗津液,故阳虚津伤的小便不利,应慎用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人体各部分的通道。针刺的“得气”,即是针刺效应“气”,沿经脉循行向远处病所传导(行气),从而达到调整气血,祛除邪气的治疗目的。 由教材可知,经络是包括血管的,那么,针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