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相争的盛衰,在结胸症状上如何体现此消彼长?
伤寒论讲解,133条,书241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133]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⑴,一云日哺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⑵者,大陷胸汤主之⑶。[137]
〔临证意义〕
(1)本条烦躁,是邪实太甚,正气太虚,正不胜邪,神气散乱之危候,故曰死。第〔138〕条之烦躁,是正邪相拒,邪热上扰,心神不安之证,故可用大陷胸汤进行治疗,—死一生,皆因病机不同。
请教老师,
1,题目中将133条和138条对比烦躁。138条描述小陷胸汤证无烦躁这一症状。所以这条是否应该改成137条。
2.两条相比较病机不同。一个是正虚邪胜,一个是正邪抗争有力。二者的虚实具体在症状上,有哪些区分和鉴别要点?
个人理解,二者虚实鉴别关键是在脉诊上。
133条,结胸证悉具,烦躁,后面应该有脉浮大无力。137条。结胸证悉具,并有阳明腑实证候。
不知理解是否正确?
2
0
雪冰 -6级学员 1年前
感谢老师,真的是很多点的串联,思考过程非常受启发
0 回复 0李文强 -老师 1年前
1、确实138条没有烦躁。改成134条似乎更合适,该条有烦躁,心中懊憹
2、两条都是结胸证,带有烦躁。我没看出两者的区别。
这部分内容我的理解是:132条表示结胸证刚开始,还没有完全入里,所以人的脉浮大。此时还不能用下法治疗,一旦使用,里气更虚,外邪进一步进入。此时还是应该考虑用表病的治法,依据是脉浮,应顺势而为。
133条,结胸证具,代表已经完全成为里证。根据前面的论述,寸脉浮,关脉沉,说明此时应该脉沉,至少是关脉沉。邪气入里,此时要看正气如何,如果烦躁,代表心脏部位正气有些虚。胸部关键部位正虚邪实,非常危险,所以说死。我理解这里意思是不治则有死亡的危险。
承接下一条,“短气躁烦,心中懊憹⑸,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意思是应该用大陷胸汤治疗。
大陷胸汤的使用,脉浮肯定不能用。应该是脉沉紧,沉代表邪入里,紧代表正邪相争,正气可能虚一点,但是不算太虚,如果太虚,就应该说脉沉迟细弱,那就是脏结证。
所以总体看,结胸证还是一个五脏正气尚可,可能有一些弱(代表症状为烦躁),但还可抗邪的状态,用大陷胸汤可治。若五脏正气伤的较重,再有外邪侵入,其它症状和结胸类似,加有时时下利(脾肾阳虚的厉害),脉不单沉,还有小细,为脏结,若再有舌苔白滑,攻补两难,就难治了。
脉沉和脉浮在伤寒中非常重要,整体脉浮代表人体自身气血波动到肌表抗邪,整体脉沉,代表气血聚集于里部抗邪。这是人的自身调节,大部分时候医生要顺着人的自身气血趋势进行调节。
对伤寒开篇的阳脉阴脉,以及平脉要重视。书中只谈脉沉,应理解为不弱、不细、不迟,即沉而不虚。如虚,则应说脉沉细微弱等,需要明确指出。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