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阴病还是阳病?
为原文:例如吴鞠通治肝郁挟外风致病一案,即属于邪客少阳,脏气先伤肝气乘虚内犯阳明的例子。案中云:“薛氏,四十岁,初因肝郁,继而内饮招外风为病。现在寒热如疟状,又有伏暑内发,新凉外加之象。六脉弦细而紧,两关独大而浮,厥阴克阳明,医者全然不知病从何来,亦不究脉象之是阴是阳,一概以地黄等阴柔补阴,以阴药助阴病,人命其何堪哉!势已沉重,欲成噎食反胃,勉与两和肝胃,兼提少阳之邪外出法。桂枝三钱、姜半夏六钱、苡仁三钱、旋覆花三钱、青蒿一钱、白蔻仁二钱、香附三钱、生姜四钱、广皮三钱、川椒炭二钱、煮三杯,分三次服。廿八日,寒热减半,呕止,舌苔薄黄,但仍滑,即于前方内加;炒黄芩二钱,再服四帖。如二三帖,寒热止,去青蒿;如腹痛止,舌不滑不干燥,去川椒炭,加茯苓皮五钱。”
内经讲解372—
为什么从六脉玄细而紧,两关独大而浮,厥阴克阳明中,就能判断出其为阴病?比如两关独大,按脉象来说岂不是阳?
在治法上为什么提出两和肝胃,而使少阳邪出?其实单从脉相上能得出肝脾不和,邪入少阳呢,还是应该省略了一部分的其他三诊?
在具体用药上分为这三个步骤,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
第1步用药感觉重点是温中化痰,降逆止呕的,其中是否青蒿,就是去少阳之邪的?
第2部,脾胃还是有湿热,所以加入炒黄芩,那为什么加炒黄芩?不用黄连?
第3部。为什么最后腹痛止后,要加一些茯苓皮?
查看引用
3
0
wqli78 -老师 最佳答案! 2年前
中医分析疾病要从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几个方面着手。这个案例属于内伤、外感、阴阳寒热虚实混杂的情况,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
首先理解病的阴阳划分。单纯阳证,为表部有实热之邪,里部无病,正气充足,抗邪有力,表现为发热口渴,语声粗壮,面赤气粗,便秘溲赤,甚或烦躁谵语,舌红苔燥,脉象浮、洪、滑、数、有力等。单纯阴证,为里部脏腑虚寒,表现为语声低微,面色晦暗,目光无神,怠惰懒言,身冷畏寒,近衣喜温,口不渴,尿清长,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等。
但是实际上,这种单纯阴证、阳证的情况并不多,更多是表里、寒热、虚实混杂的情况。比如里部脏腑有实热,算阴证还是阳证?表部有虚寒算阴证还是阳证?所以总体来讲还是以五脏未伤,气血较足,抗邪有力,为阳证;五脏已伤,气血不足,抗邪无力为阴证。
本案,六脉弦细而紧,弦为肝胆气郁滞、痰饮,紧为有寒,细为血虚不足。已经是脏器已伤,气血不足的情况,大体上判为阴证是可以的。至于两关浮大,关脉主肝胆、脾胃。属于在阴证的基础上,肝胆脾胃有邪气,正邪交锋,勉强抵抗的现象,应该是大而无力(见概论脉诊的大脉)。
还是要四诊合参,这里应该省略了一部分其它三诊。比如病人应该有面色晦暗,无力的情况。后期已经发展到噎食反胃,饮食都困难了,病人不可能还是气血充足、抗邪有力的阳证。
这段重点还是介绍病势的问题,即病从何发展而来,先有肝郁、里饮的内伤病,后又感外邪。应该考虑病的来龙去脉,再选择解决方法。里有肝郁、痰饮、胃气虚而不降,中焦虚寒腹痛,外有少阳受外邪,寒热往来。
里外同时有邪需处理,比较麻烦。表有邪的情况下,如果里部正气充足,可以先解外;里部正气有些不足,可以表里同治;里部正气严重不足,则需先顾里,表则无暇顾及。
这里还是采用了以里为主,兼顾表邪的办法。半夏、旋复花降气,解噎食反胃;香附解肝郁。豆蔻、生姜、陈皮温胃祛饮。川椒炭治中焦虚寒之痛。
青蒿治疗血虚情况下的肝胆之邪,阴血虚的情况下不适宜选柴胡,所以用青蒿。寒热往来症状消失就可以不用了。
黄芩是去脾肺的湿热,黄连是去心、胃的湿热,黄连的药性比较猛,对体弱之人不太适宜。这里即便用黄芩,也是炒用,减缓药性。小柴胡汤用黄芩治少阳寒热往来。
茯苓皮是去表部的水饮。
这些都在《本草备要讲解》中有说明,可以再看看。
病位、病性包括:
病位:少阳,病性:风寒 实
病位:肝 ,病性:气郁 实
病位:脾胃,病性:气虚
病位:内, 病性:饮、暑 实
关于部位的总结见《概念入门》的第六章 人体部位划分及轻重传变。
85级马有良 -老师 2年前
脉玄紧细浮大说明外感风寒入里化热,阴克阳,阳入不了里而浮于外,属于阴阳相互转化,重阴必阳的感觉。
青蒿入肝胆经,治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用炒黄芩,估计是怕用黄连苦寒太过伤脾胃。
我不成熟初步认识,理解错误之处也请老师指正
加茯苓皮性甘淡,利水,消肿,取其健脾渗湿的功效之用。
0 回复 0我来回答